交流互动
果光法师开示《学佛十诫警省》
近日,兴化寺方丈果光法师于兴化书院,针对参加佛七的法师与居士,发表了题为《学佛十诫警省》的开示。
一、道不契机,择法偏差
选择修行方法时,必须与个人根性及当前修行阶段相匹配。如同对症下药,否则难以见效,甚至产生副作用。因此,选择修行方法需审慎,避免盲目跟风或听信传言,以免误入歧途。修行过程中,应不断反思与调整,确保修行方法符合个人成长与修行目标。
二、重理轻行,缺少实修
理解佛法理论而不付诸实践,犹如空中楼阁。修行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通过实修验证并深化理解。缺乏实修,如同缺乏实践检验,难以获得真正智慧与解脱。因此,应重视实修,将所学佛法应用于日常生活,通过实践提升修行境界。
三、谦逊待人,避免膨胀
轻视他人易陷入自我膨胀。真正的智慧源自内心平和与谦逊。应尊重他人,虚心学习,共同进步。避免以自我为中心,学会倾听他人意见,以开放心态接纳不同观点与修行方式。
四、真伪难辨,勿迷感应
过分追求修行中的感应与神秘体验易陷入迷信。应理性看待修行现象,保持清醒头脑,真伪自辨。不盲目追求外在感应与神秘体验,注重内心修炼与成长,通过修行提升智慧与境界。
五、注重内修,切勿外求
向外寻求佛法而忽视内心修炼与成长,易迷失方向。真正的佛法在于内心觉醒与转变。应关注内心 变化,通过修行净化心灵。不过分依赖外在形式,注重内心修炼与成长,通过内心觉醒与转变获得解脱与智慧。
六、修法杂乱,缺乏专注
修行法门众多,缺乏专注与选择易分散精力。应选定适合自己的法门,专心致修行,以取得更好效果。避免盲目追求多种法门或修行方式,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法门深入修行,不断提升修行境界。
七、福功混淆,误入歧途
将修行中的善行与功德混为一谈易陷入追求外在福报误区。应明确修行目的与意义,注重内心成长与解脱,而非仅追求外在福报。避免将修行视为交易或功利行为,以免失去修行真正意义与价值。
八、急功近利,忽略修基
急于求成、忽视修行根基与过程易导致修行失败。应脚踏实地,注重修行每一个细节与步骤,逐步积累功德与智慧。不过分追求快速成果或捷径,注重修行过程与积累,通过不断努力与坚持提升修行境界。
九、自以为是,好为人师
自以为掌握佛法真谛、喜欢指导他人修行易陷入自大与傲慢。应保持谦逊与开放心态,虚心向他人学习,共同进步。避免以主观意愿与观点指导他人修行,尊重他人选择与修行方式,以平等与包容心态面对不同修行者。
十、不修自身,急于弘法
在自身尚未解脱与觉悟的情况下急于弘法易误导他人。应先修好自己,以身作则,通过修行成果影响与感召他人。避免将弘法视为任务或责任,将其视为自然流露与分享行为,以修行成果与体验启发与引导他人走向解脱与智慧之路。
愿每位修行者以此为镜,反观自省,不断修正修行之路。修行道路漫长且艰辛,但只要我们保持正念、不忘初心、坚定信念,定能越走越远,抵达心灵彼岸,实现真正解脱与自在。愿大家在修行旅途中收获满满,成就无量功德。
方丈介绍更多>>
果光大和尚——兴化禅寺的第十三代住持 俗姓李,名继金,法名果光,号法润,山东郓城人。1969年12月生于佛教家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