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流互动

果光法师开示《明辨善恶、积聚道资》

 


        近日,兴化寺方丈果光法师于兴化书院,针对参加佛七的法师与居士,发表了题为《明辨善恶,积聚道资》的开示: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中,我们如同沧海一粟,渺小而又短暂。然而,正是这短暂的生命,赋予了我们追求真理、探索生命奥秘的无限可能。在这充满智慧与慈悲的修行旅程中,愿大家如明月般皎洁,照亮自己与他人的道路,明辨善恶,洞悉世间万物的本质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在《四十二章经》中佛言:众生以十事为善,亦以十事为恶。这十事,既是行为的准则,也是心灵的镜子,映照出我们内心的善恶与修行的高度。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这十恶行,如同毒药般侵蚀着我们的身心,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痛苦与轮回。而远离这些恶行,便是走向善行的开始,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。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在身体上,我们要远离杀、盗、淫。杀生害命,不仅剥夺了其他生命的权利,也让自己背负上了沉重的业障。盗取他人财物,不仅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侵犯,也是对自己品德的玷污。而淫欲之念,更是让人陷入无尽的贪嗔痴中,无法自拔。愿大家以慈悲为怀,尊重每一个生命,珍惜每一份财物,保持身心的清净与纯洁。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在言语上,我们要避免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。两舌挑拨离间,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信任;恶口伤人害己,让言语成为锋利的刀刃;妄言欺骗他人,失去诚信与尊严;绮语消磨时光,让人陷入空虚与无聊。愿大家以智慧为剑,斩断这些不良的言语习惯,用真诚、善良、和蔼的语言去温暖他人的心灵,传递正能量与希望。
       

      在心灵上,我们必须战胜嫉、恚、痴这三种烦恼。嫉妒如潜藏的毒蛇,侵蚀内心,阻碍我们欣赏他人优点,影响心灵成长。忿怒之火则如烈焰,焚烧理智与情感,《华严经》云:“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”,意味着愤怒会引发无数罪恶与障碍,遮蔽修行道路,使人深陷痛苦。然而,一念慈心起,则万朵莲花开。慈悲与善良的种子在心中播下,能绽放纯洁美好的光芒,融化内心冰霜,激发善意与动力,促使我们伸出援手,照亮每一个角落。痴迷之念则如迷雾,笼罩双眼,看不清真相与真理,束缚思想,阻碍和谐共处。愿大家以慈悲为舟,驶过心灵险滩。培养宽广、包容、智慧的心,接纳一切。在慈悲引领下,超越嫉妒、愤怒与痴迷的束缚,走向光明与和谐的未来。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然而,修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我们总会遇到各种挑战与困难。这时,调整心态便显得尤为重要。首先,我们要学会接受与放下。接受生命的无常与不确定性,放下对过去与未来的执着与忧虑,活在当下,珍惜眼前的每一刻。其次,我们要学会感恩与知足。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,感恩他人的帮助与支持,感恩自然的恩赐与馈赠。知足于自己所拥有的,不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满足与安宁。最后,我们要学会乐观与坚强。面对困难与挫折时,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,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。同时,也要学会坚强与勇敢,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与目标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当恶行逐渐止息,善行自然彰显。在修行的道路上,我们要不断积聚道资,以慈悲为怀,以智慧为剑,斩断一切烦恼与业障。愿大家以一颗清净之心,面对世间的纷扰与诱惑,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。在修行的过程中,不断探索生命的真谛,不断超越自我,成就无上的佛果。
     

      同时,我们也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。在与人交往中,保持一颗真诚、善良、宽容的心,尊重他人的差异与选择。以慈悲为怀,帮助他人解决困难与问题,传递爱与希望。这样,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,还能够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 


    最后,祝愿大家精进办道,福慧双增。愿大家在修行旅程中,不断积累道资,不断提升自我。愿大家的心态更加平和与豁达,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困难时调整情绪,能够从容应对,最终达到彼岸,证得无上菩提。

方丈介绍更多>>

    果光大和尚——兴化禅寺的第十三代住持 俗姓李,名继金,法名果光,号法润,山东郓城人。1969年12月生于佛教家庭。

友情链接

佛教在线 3 2 1